中国电子技术网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加入收藏

 
 

回顾发展历史 共推产业创新

关键词:ARMMIPS处理器

时间:2011-10-11 14:01:09      来源:GEC

2011年9月1日,2011 Power Architecture亚洲大会在深圳举行。共有来自海内外400多位观众参加了本次会议。来自Power.org组织、IBM、飞思卡尔半导体、LSI、华芯飞、苏州国芯、新思和芯原等Power架构产业链上的著名企业的高层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表演讲。

2011年9月1日,2011 Power Architecture亚洲大会在深圳举行。共有来自海内外400多位观众参加了本次会议。来自Power.org组织、IBM、飞思卡尔半导体、LSI、华芯飞、苏州国芯、新思和芯原等Power架构产业链上的著名企业的高层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表演讲。同时,会议现场还设置了厂商解决方案的展示,方便观众与厂商的交流。从他们的演讲中,观众了解到了Power架构的特点和优点、它的发展历史、现今的市场状况和美好的未来。在专家们的圆桌讨论中,观众也了解了Power架构的产业合作和发展状况的详情。

               

图1 Power.org市场总监兼战略顾问Fawzi Behmann和IBMPower架构业务部经理Eric Tsou致开幕词

亚洲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为Power架构技术带来了爆炸性的发展机会。Power Architecture亚洲大会的宗旨就是为基于Power 架构的整个亚洲的产业链提供沟通交流、促进产业发展的桥梁和机会。

Power架构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

Power.org组织的市场总监兼战略顾问Fawzi Behmann先生回顾了Power 架构技术20年的发展历史。PowerPC是一种精简指令集(RISC)架构的中央处理器(CPU)。Power架构的基础是在80年代初由IBM公司最先开发的,之后通过与世界各大领导品牌和开发者的通力合作而不断进步。最初主要是由IBM、Motorola和Apple来使用。PowerPC架构的特点是可伸缩性好、方便灵活。Power Architecture技术一直得到了世界最具创新力和认可度最高的许多品牌的支持,成为许多新兴应用和市场的首选平台。

Power架构技术可覆盖最广泛的市场和应用。根据IMS 2010年报告统计,Power架构在固定和移动通信、计算机、消费类、汽车、工业、医疗、军事及航空航天这八大主流市场的处理器核的市场份额皆位列前三,其中在很多细分市场排名第一。在整个32/64位微处理器市场销售收入中,Power架构获得了44亿美元的收入。IMS还预测,未来五年内,在有线和无线通信架构、消费类游戏应用、汽车市场上,Power架构将获得更加迅猛的增长速度。

Power架构产业链建设

和ARM、MIPS等处理器核一样,Power架构也必须建立并通过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来推动发展和提供支持。可以说,IBM和飞思卡尔是Power架构的开山鼻祖。飞思卡尔从摩托罗拉独立出来后很快加入了Power架构联盟——Power.org,和IBM以及产业链上的厂商们共同致力于推动Power架构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图2 Power架构产品蓝图-生态系统的核心

IBM、飞思卡尔、AppliedMicro、LSI、VeriSilicon等厂商基于Power架构推出了丰富的核和芯片产品线,广泛用于固定和移动通信、汽车、医疗、工业、军事等各个领域。其中尤以IBM和飞思卡尔推出的产品线最为丰富。如飞思卡尔PowerQUICC、QorIQ系列,从32位到64位,专门应用于通信领域、汽车电子。

通过授权合作的模式,更多的芯片和系统厂商加入到Power架构的产业链中来。在此次Power.org亚洲大会上,来自中国的两家芯片和系统方案公司非常引人注目,他们就是苏州国芯和华芯飞。通过和IBM的授权合作,他们基于Power架构开发出了中国本土的芯片产品,并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取得了出色的业绩。

华芯飞成立于2007年3月,基于Power架构开发出了自己的处理器,并将其应用于自己所开发的PMP、手持游戏机、电子书、平板电脑、智能家电和云终端等等产品。它在PMP、手持游戏机、电子书已经占据中国80%的市场份额。2009年,它位列中国十大IC设计公司。

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信息产业部与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合作的结晶,接受摩托罗拉先进水平的低功耗、高性能32位RISC嵌入式CPU M*Core 技术及其SoC设计方法;以高起点建立苏州国芯自主产权的32位RISC C*Core。经过十年时间的努力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Core系列32位CPU核,使用C*Core系列CPU核的SoC芯片已在台积电、中芯国际、华虹NEC、和舰、宏力等多家集成电路制造公司的工艺线上批量生产。

此外,软件对于Power架构技术的推广也至关重要。未来的创新更多在于软件创新,如何能够让软件不断地重复使用,降低用户的开发成本,同时满足用户特别的应用需求才是最关键的。选择一个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战略性的技术架构,而不仅限于眼前,这非常重要。Power.org联盟里,Wind River、ENEA、Green Hills Software等软件厂商和硬件厂商一起,为用户提供完整全面的系统支持。

Power架构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意义

基于Power架构处理器技术是十分适合多核和超高性能处理应用的技术架构,同时具有更低的功耗,可覆盖从低端到高端的各种应用需求。苏州国芯董事长郑茳指出,Power架构技术指令集丰富、市场覆盖广泛。它既支持超级计算机应用,也适合家庭路由、数字电视、汽车电子、智能电网等市场。尤其特别的是,Power架构是一个开放的低门槛的平台,留给用户更多空间进行创新性的开发,因此它能够满足亚洲和中国半导体和系统厂商自主创新的迫切需求。

IBM公司Power架构业务部经理Eric Tsou 在会上也谈到,Power.org 组织非常支持本地的自主创新和帮助建立自己的IP。联盟会为本地的合作伙伴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本地IP和芯片方案厂商、IBM、飞思卡尔,还有其他合作伙伴,Power架构技术为本地用户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服务模式和附加价值。

2011 Power Architecture亚洲大会使人们对一直在我们身边却浑然不知的Power架构技术和它的生态系统有了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希望它能够帮助中国在自主创新的路上走得更快。

  • 分享到:

 

猜你喜欢

  • 主 题:恩智浦面向区域控制器的完整解决方案介绍
  • 时 间:2023.12.28
  • 公 司:NXP